为了进一步促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非常重视教学研究和学术研究工作,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申报项目、编撰学术著作和辅助教材、撰写教学和学术研究论文,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
200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主持的教学、科研项目有126项,共计经费488万元,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海峡两岸客家优良传统及其当代价值研究》《黄遵宪年谱长编》《河洛文化与闽台关系研究》之子课题《河洛文化与客家优良传统》3项(含1项子课题);中央支持地方高校发展资金教学实验平台建设项目《原中央苏区(广东)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建设》1项;教育部项目3项,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4项,广东省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质量工程项目3项,广东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一般类教改项目2项,共计获取经费381万元。
200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出版著作《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客家优良传统》《<道德经>智慧新探》《走出围龙屋的量子化学家——潘毓刚》等16部,发表论文400余 篇,其中在北大中文核心刊物发表150余篇,在CSSCI来源期刊发表 51 篇。
2008年以来,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获得各类奖励315项,其中市厅级以上奖励58项。其中,著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阈下的客家优良传统》被全国社科普及工作经验交流会组委会评为全国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奖,《<道德经>智慧新探》被广东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评为广东省优秀社科普及作品奖,《“叶剑英思想”专题学习网站》获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151工程项目评比三等奖。在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比赛中,获得二等奖1人、三等奖4人、优秀奖11人次;在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教案评选中,获得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秀学术研究成果评比中获三等奖3项、优秀奖3项;获得梅州市第八至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4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9项;获得其它各类奖励多项。